CN EN

2025年3月4日,铂力特与全球领先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提供商GoEngineer在铂力特西安总部正式签署代理商协议。GoEngineer首席执行官Ken Coburn、金属增材制造总监、数字化制造技术总监,以及铂力特副总经理贾鑫、国际业务总监段艳等双方高层代表共同出席了签约仪式。此次合作标志着铂力特与GoEngineer将在北美市场携手推动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发展,为客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

聚焦北美市场,深化业务布局

通过此次签约,铂力特将借助GoEngineer在全球数字化制造领域的深厚积累与广泛客户资源,进一步拓展国际市场,尤其是在北美地区的业务布局。同时,GoEngineer也将依托铂力特在金属增材制造设备及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为其客户提供更高效、智能的制造解决方案,满足全球市场对增材制造技术日益增长的需求。 

优势互补,明确合作方向

签约仪式前,GoEngineer团队在铂力特高管的陪同下,参观了铂力特的企业展厅和增材制造智能制造工厂,详细了解了铂力特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技术创新、生产实力及未来发展规划。“铂力特正在重新定义金属3D打印的无限可能。”GoEngineer首席执行官Ken Coburn表示,“在现场参观铂力特的工厂运营后,我们对先进制造业的光明未来充满期待——在这里,复杂性被简化,创新无止境,零件成本不断优化。我们对这次合作将为客户带来的机遇感到非常兴奋,并期待展示这项突破性的技术。”参观结束后,双方团队就代理商协议的具体内容及未来合作方向进行了深入沟通,进一步明确了双方在技术推广、市场拓展、客户服务等方面的合作细节。

深化国际合作,提升全球市场竞争力

铂力特副总经理贾鑫表示:“铂力特与GoEngineer的合作是我们在全球化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步。GoEngineer在数字化制造领域的丰富经验与客户资源将为我们开拓国际市场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我们期待与GoEngineer在设备推广、客户服务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推动增材制造技术在北美的普及与应用。”

随后,双方就北美市场的开发交换了意见,深入探讨了如何结合铂力特的设备技术优势与GoEngineer的本地化服务能力,进一步满足北美客户对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需求。双方一致认为,北美市场作为全球增材制造技术的重要增长点,将成为未来开发的重点区域。

 GoEngineer首席执行官Ken Coburn先生在签约仪式上表示:“GoEngineer始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先进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涵盖从设计到生产的全流程服务。铂力特在金属增材制造领域的技术实力与创新能力令人印象深刻。我们相信,通过此次合作,双方将共同为客户提供更高效、更灵活的制造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实现业务增长与技术创新。”

携手共赢,开启全球增材制造新篇章

未来,铂力特将与GoEngineer充分发挥各自在技术、市场、客户资源等方面的优势,在北美推动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双方将紧密合作,为客户提供从设备到服务的全方位解决方案,助力客户在数字化制造领域实现突破性进展。

GoEngineer是北美领先的工程解决方案提供商,已有近40年历史,拥有720名专业员工,业务网络覆盖美国、加拿大及墨西哥的60个分支机构,为北美区域超过30000家客户提供服务,年营收达5亿美元(2024年)。GoEngineer在3D打印领域表现突出,金属相关3D打印线索占比超过30%,为客户提供从设计软件、增材制造到工程咨询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8 月 23 日,铂力特在越南胡志明市举办鞋模行业金属增材制造技术研讨会。来自品牌方与鞋模专家的50余位客户深入了解了铂力特在鞋模行业的成熟解决方案与最新技术成果。铂力特董事长兼总经理薛蕾,副总经理贾鑫,铂力特(深圳)公司总经理杨湾湖,铂力特国际业务总监段艳和南方大区销售总监林龙德出席本次会议。

铂力特副总经理贾鑫致欢迎辞,他提到,铂力特将发挥自身研发创新优势,聚焦鞋模行业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金属增材技术全套解决方案。铂力特期待与更多鞋模伙伴展开合作,共同推进鞋模制造高质量发展。

为增进东南亚地区客户对铂力特的了解,铂力特国际业务总监段艳介绍了公司的整体情况和发展现状。铂力特南方大区销售总监林龙德介绍了公司最新鞋模技术解决方案,主要包括特殊工艺应用以及鞋模高精度生产。

活动现场,铂力特展示了最新工艺的20余件鞋模样品,样品的精细度和质量获得现场嘉宾的广泛认可和好评。铂力特为不同鞋模开发了定制化工艺参数。以RB鞋模为例,铂力特定制化工艺参数可实现细节精细度达到±0.02mm。铂力特为爆米花鞋模开发的工艺参数可以实现透气微孔均匀排布,成形件排气效率更优,成品鞋中底弹性更佳;底部采用蜂巢结构设计,实现减重的同时提升打印效率,制造周期缩短30%以上。

铂力特鞋模专用设备BLT-S400安全稳定高效,已累计交付百余台,深受用户信赖。铂力特为鞋模客户定制化设备解决方案,客户可从激光器配置,搭载软件、设备智能模块、粉末循环系统等方面进行自由选配。BLT-S400设备的成形尺寸为400mm×300mm×400mm,满足市面上大多数鞋模一体成形需求,设备寿命长,耗气量小,可确保7×24h不间断生产。设备可选配两光,三光激光器,更多激光器可以实现更快的制造。

针对鞋模行业客户较为关心的精度与效率问题,BLT-S400设备搭载了BLT-AutoCAL多振镜自动校正产品,对设备长时间运行所产生的振镜偏移的情况进行自动校正。BLT-AutoCAL采用了光敏传感器与铂力特自研的振镜校正控制器ACC,相较于传统人工校正,振镜精度校正误差小于0.03mm, 精度提高40%,保证产品的良品率以及生产效率。针对鞋模行业的模型数据特点,铂力特工艺规划软件BLT-BP可提高软件的剖分效率,实现简单结构数分钟内完成剖分、复杂结构30分钟内完成剖分。同时,BLT-BP支持多光分割线自由移动,可针对鞋模摆放情况按需移动切割线,充分发挥了多光设备的高效打印优势。

 

铂力特已与永京集团、中科丰阳等鞋模行业头部企业开启深度战略合作,共同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在制鞋行业的应用发展。

东南亚鞋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分量日益加重,传统制鞋业亟待转型升级,增材制造技术为鞋模制造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铂力特将继续秉持“成就客户,创造价值”的核心价值观,为鞋模客户提供精细化解决方案,助力鞋模行业客户“智”造升级。

Ti2AINb合金具有比γ-TiAL合金更高的室温塑型、断裂韧度和更强的抗裂纹扩展能力。还具有较高的比强度和比刚度、较高的高温蠕变抗力,这让它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高温轻质结构材料之一,在航空航天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潜力。

由于其较差的室温塑性以及热变形性,利用传统方式生产Ti2AINb零件的难度较大。增材制造技术的迅速发展, 为Ti2AlNb的零件生产提供了一条崭新的思路。

高质量Ti2AlNb粉末的制备是增材制造的关键。BLT采用了先进的惰性气体雾化工艺制备粉末,配合优化的粉末处理工艺,可以大大减少卫星粉的出现,实现高品质BLT-Ti2AlNb粉末的批量生产。

BLT-Ti2AlNb粉末的名义化学成分为Ti-22Al-25Nb,产品规格为15-53μm。BLT-Ti2AlNb合金具有密度低、高温耐氧化等优良的室温及高温性能,可在800℃到900℃范围内长期使用。热处理后,BLT-Ti2AlNb粉末生产的零件在900℃高温下的抗拉强度可达250-270Mpa,屈服强度可达 140-160Mpa,延伸率可达38.8%-42.2%。铂力特利用BLT-Ti2AlNb材料生产了流道展示样件,该样件是主动冷却液体发动机典型结构,零件内外壁设计有数十条矩形流道,结构紧凑,最薄壁厚仅1mm。展示了BLT-Ti2AlNb材料的SLM成形能力。

BLT-Ti2AlNb流道展示件示意图

扫描速度、激光功率、扫描间距和预热温度等工艺参数也会对Ti2AlNb材料零件的成形以及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铂力特通过对工艺参数进行优化, 确定出适合制备Ti2AlNb基合金构件的工艺窗口。目前该工艺参数可应用于铂力特面市的全型号设备,制造出致密的、无裂纹的成形件。

近几年,Ti2AlNb材料的研制在国内外备受重视。然而有关采用增材制造技术成功生产Ti2AlNb零级的报道较少,相关研究也尚处于起步阶段。目前,铂力特已实现高品质BLT-Ti2AlNb粉末的批量生产,这将有利于深化Ti2AlNb增材制造工艺、组织性能等领域系统的相关研究,也将进一步推进利用增材制造技术生产的Ti2AlNb零件的大规模工程应用。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在生产航空航天复杂结构、高性能的大尺寸零部件时具有先天优势。航空航天设计师基于增材制造工艺原理,可以实现空天零部件专用材料设计,零件典型结构、复杂结构的集成优化设计,满足空天零部件的轻量化减重需求、耐高温高压等工况的要求,并在保证零件质量性能的同时实现零件快速研制和论证。而整个研制过程定义了新的工艺路线,甚至驱动产生了新的装备。铂力特协助客户研制一款新产品时,能够从优化设计、原材料开发、装备开发、定制化产品方案设计、检验检测等方面,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铂力特中介机匣展品

以TCT Aisa 2023首次发布的航空发动机中介机匣为例。中国航发涡轮院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开展中介机匣拓扑优化设计,铂力特的产品和优化团队提供增材制造工艺支撑,并最终完成产品工艺实施。中介机匣是航空发动机中重要的承力框架,作为发动机与飞机的连接承力支点,将推力传递至飞机,并将风扇后的气流分配到内、外涵道,对发动机的安全、性能有直接影响。

研制材料

在专用材料方面,铂力特根据零件的实际服役条件,选用了钛合金TA15材料,TA15具有高强度、良好的耐腐蚀性和优异的综合性能,是航空航天领域中应用最广泛的钛合金之一。铂力特针对TA15进行工艺优化,BLT-TA15解决了该材料成形易开裂的问题,可以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下长期使用,与高温合金相比,可以在保证中介机匣高性能的同时,实现零件的显著减重。

方案策划

中介机匣外形尺寸为1349mm×1357mm×328mm,具有尺寸大、结构复杂、壁薄的结构特点,制造难度非同一般。传统的制造方法是将复杂结构分解为十几个甚至几十个较为简单的结构件进行制造,再利用焊接或铆接等方式连接成整体结构,或者采用铸造工艺进行制造生产。由此制造的中介机匣结构钢性较低,大量焊缝和铆钉增加了结构重量,制造过程质量控制难度大而且复杂,制造周期长。铂力特对零件进行优化设计,将内外四层及支板结构一体化设计,机匣壁面贴附自成形加强筋结构,不仅能减轻结构重量,还可以显著提高结构刚性,简化加工装配过程。

驱动装备

铂力特于TCT Asia 2023上首次面向市场发布的BLT-S1500装备主要用于一体成形机匣、圆转方、喷管等大尺寸回转体类零部件。BLT-S1500的成形尺寸为1500mm×1500mm×1200mm(W×D×H),满足常见的机匣、圆转方、喷管等零件的一体化成形需求。BLT-S1500配置26个激光器,在光学一致性、拼接精度和拼接稳定性的保持、流场方案和镜头保护方案等方面均进行了优化,在缩短生产周期的同时,保证机匣薄壁、点阵以及其他复杂结构的质量精度要求,最终成形零件壁厚仅2mm,零件质量性能顺利通过客户验证。

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提高了空天零部件设计自由度和产品研制迭代速度。然而,基于增材制造工艺原理设计空天零部件仍处在一个初级阶段。铂力特将不断进行技术创新,从为金属增材制造而生的设计、材料、装备、工艺路线、高效生产方案等方面为空天领域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帮助更多客户实现空天零部件的重新构型设计与批量生产。

在航空航天领域,零部件的应急保障、修复和替换是增材制造的重要应用方向。在此应用背景下,通常难以配备多种不同牌号的金属粉末,多数时候不得不使用异种材料原位替换件。此外,受有限检测设备和检测时间的影响,要求替换件的功能、性能要与原件保持一致。而拓扑优化技术与增材制造技术结合,可以发挥材料与结构的承载潜力,为航空航天飞行器结构轻量化、高性能的发展提供有效途径。

西北工业大学航宇材料一体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装备技术国际联合研究中心针对异种材料原位替换件,提出增材制造损坏替换件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并以机用散热风扇为例开展应用研究,形成研究成果《增材制造损坏替换件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发表在《航空工程进展》2024年第15卷第1期。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员以某机用散热风扇为例,在分析散热风扇结构、性能、服役环境等基础上,提出优化设计要求并构建拓扑优化列式,基于密度变量法对优化问题进行灵敏度分析推导。根据工程实际建立散热风扇优化设计模型,基于异种材料拓扑优化设计结果开展模型重构并进行力学性能校核,并对重构优化设计方案进行打印加工验证。最终,替换件设计方案达到了散热风扇总质量和转动惯量基本保持不变且满足材料刚度和强度的设计要求。因此得出结论:在异种材料增材制造损坏替换件拓扑优化中将约束定义为在原件相关数据附近小幅波动,即区间约束,能够有效实现设计意图。

铂力特为此次研究提供了设备与技术支持。试验所用的散热风扇替换件重构模型由合肥中科重明科技有限公司利用铂力特BLT-S310设备进行打印。铂力特与课题组积极沟通,根据研究需要多次就叶片的结构优化设计问题与课题组进行探讨,并提供成形工艺参数建议,协助客户圆满完成样件加工,确保试验的正常进行。

利用BLT-S310设备打印的散热叶片

多年来,铂力特致力于与众多高校及科研院所开展试验,推动金属3D打印技术的前沿研究以及其在工程领域内的应用。截止目前,铂力特已支持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院等高校及科研机构用户在航空航天、医疗、汽车等应用领域,新材料、新结构、新应用等方面形成了多项研究成果。

10月22日,由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指导,中国机械总院北京轻量化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共同发起并联合百余家学校、科研机构、行业企业等组建的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以下简称“共同体”)成立大会暨常务理事第一次会议在浙江嘉兴举行。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副部长鲁昕,教育部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司副司长谢俐,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副司长翁波,浙江省教育厅副厅长陈峰,全国机械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于清笈,嘉兴市委副书记、政法委书记帅燮琅,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杨益新,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王淼辉,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渠道总监林龙德,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汤兆武、校长贺星岳,嘉兴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方俊良、校长张红,以及行业企业、高等学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等100余家单位,共200余人齐聚一堂,共同见证共同体的成立,并交流与讨论关于“政、企、行、校”四方联动协同机制下的产、学、研、用,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政策切实落地,为促进企业稳步发展与高等院校、职教院校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做好引导与铺垫工作。

西北工业大学副校长杨益新发表演讲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汤兆武主持会议

会议现场解读并审议通过了《全国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章程》,选举中国机械科学研究总院集团北京机科国创轻量化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为理事长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中国长三角智能制造职教集团等39家行业、企业、学校、研究机构为副理事长单位,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秘书长单位。共同体将整合行业企业、大学和职业院校的优质资源,构建运行机制、创新人才培养、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和服务、共同开发教学资源等,推进行业的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创新链“四链”有机融合,促进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共同体成立仪式,右一为西安铂力特增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渠道总监林龙德

铂力特渠道总监林龙德发表演讲

西安铂力特增材制造股份有限公司全国渠道总监林龙德就“数字化设计与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趋势与人才需求”主题做演讲报告,分别就产业发展趋势,人才培养和需求等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他表示,铂力特非常荣幸能够同中国机械总院北京轻量化院有限公司、西北工业大学以及浙江机电学院共同发起组建共同体并当选常务副理事长单位。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开展金属3D打印技术创新研发和行业应用探索的公司,铂力特致力于运用3D打印这种绿色低碳、环保的技术,为航空航天、汽车、医疗、消费电子、教育等领域带来完善且具有针对性的金属增材制造全流程解决方案。近年来,铂力特积极响应国家“技能强国、制造强国”的号召,利用自身专业技术和丰富的行业资源在教育领域不断深耕。在高校科研领域,铂力特每年同国内各大高等院校如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暨南大学等众多双一流学校持续开展新材料、新工艺、新结构等科研创新工作。在职业教育方面,铂力特重视技能人才的培养与输送,孜孜不倦地为众多职教院校的发展建设提供从金属增材设备研发制造到职教院校专业课程和师资力量建设、教学教材体系建设、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就业资源平台搭建等支持。2021年,铂力特推动成立金属增材制造技术人才培养联盟成立大会,探寻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新模式,并在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增材制造项目中国区选拔赛和集训、第一届&第二届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大赛和多届省赛中成为增材制造赛项中唯一指定的金属增材制造专用设备提供商,为众多比赛提供赛项保障。2023年4月,铂力特成功获批成为教育部首批现场工程师专项培养计划项目合作企业, 助力现场工程师培养、推进招生考试评价改革、打造双师结构教学团队、提升员工数字技能等工作稳步前进。

未来,铂力特将继续发挥自身专业和资源优势,精进技术、完善服务,肩负起在共同体中的应有责任,携手共同体各领头及成员单位共同夯实数字化设计与智能制造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基础,助力打造具有行业示范性的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国家数字化设计和智能制造产业的发展贡献力量。